勾股定理教学设计范例
勾股定理是初中数学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学好几何的基础,那么该怎么对这课进行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勾股定理教学设计范例,供大家参考学习,快来看看吧!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范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体会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2.掌握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边关系和三角之间的关系。二、数学思考
在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中,发现合理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解决问题
1.通过探究勾股定理(正方形方格中)的过程,体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2.在探究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探究的结果。四、情感态度目标
1.学生通过适当训练,养成数学说理的习惯,培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逐步体验数学说理的重要性。
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究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探索和证明勾股定理。
难点:
应用勾股定理时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疑点:灵活运用勾股定理。
【设计思路】
本课时教学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并强调同桌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强化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自主探索,感受到 ……此处隐藏1206个字……垂直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请问这个水池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各是多少?
练习
在Rt△ABC中,∠A,∠B,∠C的对边为a,b,c
(1)已知∠C是Rt∠,a=6,b=8. 则c=. (2)已知∠C是Rt∠,c=25,b=15. 则a 3)已知∠C是Rt∠,a=3,b=4. 则 (3)已知∠C是Rt∠,a:b=3:4,c=25,则b (二)师生行为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解答问题。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勾股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练习可以通过让学生来演示结果,形成共识。 (三)设计意图
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勾股定理,并能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用重点关注:
① 学生能否通过勾股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② 学生是否能通过图形来活动数学问题(数形结合思想) ③ 学生的表达、语言是否规范
④ 引导有差异的学生,能让这部分的学生基本上能理解勾股定理的实质(直角三角形
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活动四】
(一)问题与情景
1、 通过本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有什么体会?2、布置作业
①通过上网收集有关勾股定理的资料,以及证明方法。
②
P77复习巩固1、2、3、4题
(二)师生行为
教师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让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学生把作业做在作业本上,教师检查、批改.
(三)设计意图
通过回忆本节课的所学内容,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等方面加以归纳,有利于学生掌握、运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