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有近忧的上是什么

时间:2024-06-24 16:35:12
必有近忧的上一句是什么

必有近忧的上一句是什么

  必有近忧的上一句是什么?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

必有近忧的上一句是:人无远虑。

原句是: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意思是: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近期的事情就会多有忧虑。可以理解为: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逻辑上是,人之所以有今日之忧,是因为以前没有考虑得长远。也可理解为,人一直没有长远的考虑,那忧患一定近在眼前。

  这句诗出自出自《论语_卫灵公》。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可以这样解释:人如果不考虑长远,那么忧患一定会在近期出现。其意是要人目光远大,考虑长远。其实这是个宾语前置句,可以这样改:“人无虑远,必有忧近”。

  这是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正义》引解:"虑之不远,其忧即至,故曰近忧。"《荀子·大略》云:"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而人宜远虑历为儒家所重。

《论语·卫灵公》简介:

  《论语·卫灵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其中著名文句有:“无为而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无远虑,必有近 ……此处隐藏7047个字……

  【评析】

  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所以,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原文】

  15·40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原文】

  15·41 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言辞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

  【原文】

  15·42 “师冕(1)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2)师之道也。”

  【注释】

  (1)师冕:乐师,这位乐师的名字是冕。

  (2)相:帮助。

  【译文】

  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沿,孔子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等大家都坐下来,孔子告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就问孔子:“这就是与乐师谈话的道吗?”孔子说:“这就是帮助乐师的道。”

《必有近忧的上一句是什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