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仪为题目的作文1500字

时间:2023-05-31 10:53:21
祭仪为题目的作文1500字

祭仪为题目的作文1500字

故乡的老街西北角有一条清澈小河,河边是一片墓地,当地的村民都叫它澡堂门。它离街上不算太远,不过却是荒草迷离,孤寂萧条。坟堆已被岁月的风雨所蚀,低矮坍塌。远远看去,一圈圈坟茔,一层层苇草。寒风在望不到边际的田野间穿行,纸幡在荒凉的坟头上飘荡。临近见到许多墓碑,高高矮矮,形状不一,像终日守护这片墓地的士兵,孤寂而荒凉。那是一种特别的呈现方式,把离别这个世界的人表述一下,评说一番。这里本是个湮没生命的所在,居然杵立出如此众多关于生命的标识,你不由得不为古老民族的祭仪文化而惊叹。其实,人生经历的仪式甚多,葬礼只是其中之一。关于葬礼的源头,大概是源于人类对来生的时空遐想,或是对逝者生前追忆与悲茫,我们无法探求到真正的源头。但是,在不同的地域都存在着形式各不相同的葬礼祭仪。人们一般都追求生者上安;逝者下宁。故在选择墓地上深思熟虑,大费工夫。老家村庄的居民们都认为这个澡堂门是一个极好的风水宝地,于是,宽阔的田野间都被坟墓簇拥,坟前也插下越来越多的碑文。

丧葬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丧葬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它涵盖了佛家、道家、儒家、三大教派的理念思想。我们苏北农村的丧事祭仪,历经千百年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尤其在我的老家卢集,祭仪融就了历代农村古朴神秘的面貌。譬如祭文,送汤,出祭,送程,出殡这五个祭仪必备的环节,基本上都离不开唢呐。逝者已去,孝子贤孙们撕心裂肺,哀伤悲茫. 于是,在自家门口搭起丧棚 ……此处隐藏2534个字……仪路程。傍晚,由村里的一长者带队,主家五福以内的孝子孝孙们排成长队随着唢呐一声声长鸣缓缓向村外西北角那片墓地走去。长者左手提着马灯,腋下夹着笆斗,他慢悠悠地边走边向空中挥洒着纸钱。他虔诚地报着祭仪经过的地名,祈求这些地方的冥官对逝者的灵魂顺利放行。送程的路途一般是围着逝者的村庄转圈,当然也会经过墓地附近。队伍中的人大都举着松明火把,掖着长长火龙。他们迈着沉重的步履,举着祝祈的纸幡,野烧灼灼,哀乐凄凄。仪式体现着逝者生前的善良,淳朴。死后的思念,忧伤。在如潮的气氛中一个欢快的灵魂容光焕发,神采奕奕走进天堂。他好像正回过头来看一看家乡的美好,听一听唢呐的悲凉。在这里,中国传统祭仪文化将生死转换实现的尤为便利,逝者可进入地狱也可步入天堂,逝者生前无所谓地位高低,转换仅凭这一简单的送程仪式而已,古老民族文化的博大与包容在这里便有了明确体现。祭仪已成为逝者一生艰苦辛劳的一个终结性造型,也成为民族文化一种自我复归的象征。

时间已是夜半,送程的路途太远,我们已走的浑身疲惫。该回县城了,于是,我们向张同学道个别离开了村子。离开时,那个祭仪的执事告诉我们,破土下葬的深井已挖好,明早七点会准时举行出殡仪式,那时由八个村里的健壮青年抬着棺木,在阴阳先生测量下举行下葬祭仪。我很想留下来去看一看出殡仪式,不过与我一道来的县城几个同学都执意要走,我也不好违背大家的意愿。回县城的路要经过澡堂门那片墓地,车窗外已经飘起了濛濛细雨,隐约见到茫茫的田野在窗外飞快地离去。那些孤寂荒凉的墓碑依然款款展现着它们苍老野拙的面容,它们仿佛正在聆听远方传来送程唢呐的声响。我默默地向车窗外凝视,好像看到广阔的原野间,张同学的亲友们正拿着泥块,碎瓦片扔向阴阳先生,扔走丧事后的晦气,扔往荒凉孤寂的澡堂门墓地。

《祭仪为题目的作文15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